1. 趙州茶典故
茶藝對聯(lián)1
上聯(lián):座畔花香留客飲; 下聯(lián):壺中茶浪擬松濤。
上聯(lián):欲把西湖比西子; 下聯(lián):從來佳期茗似佳人。
上聯(lián):一日無茶則滯; 下聯(lián):三日無茶則病。
上聯(lián):雪芽芳香孝勻生; 下聯(lián):不亞龍井碧螺春。
上聯(lián):秀萃名潮,游目瀕來過溪處; 下聯(lián):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時。
上聯(lián):小住為佳,且吃了趙州茶去; 下聯(lián):回歸可緩,試歌陌上花來。
茶藝對聯(lián)2
上聯(lián):溪邊奇茗冠天下; 下聯(lián):武夷仙人從古栽。
上聯(lián):試第二泉,且對明亭黯竇; 下聯(lián):攜小團月,分嘗山茗溪茶。
上聯(lián):詩寫梅花月; 下聯(lián):茶煎谷雨春。
上聯(lián):山好好,水好好,開門一笑無煩惱; 下聯(lián):來匆匆,去匆匆,下馬相逢各西東。
上聯(lián):色到濃時方近苦; 下聯(lián):味從回處有余甘。
上聯(lián):入座煮龍團,去天尺五; 下聯(lián):造樓舒鳳彩,拔俗千尋。
茶藝對聯(lián)3
松濤烹雪醒詩夢,
竹院浮煙蕩俗塵。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龍團。
春共山中采,
香宜竹里煎。
泉從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圓。
詩寫梅花月,
茶煎谷雨春。
一杯春露暫留客,
兩腋清風幾欲仙。
茶藝對聯(lián)4
上聯(lián):秀萃名潮,游目瀕來過溪處;
下聯(lián):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時。
上聯(lián):剪取吳淞半江水;
下聯(lián):且盡盧仝七碗茶。
上聯(lián):紅透夕陽,好趁馀輝停馬足;
下聯(lián):茶烹活水,須從前路汲龍泉。
上聯(lián):何須調水置符,蘇髯竹筒;
下聯(lián):自有清風入座,陸羽茶經。
上聯(lián):海上掃狂鯨,金甌無缺;
下聯(lián):樓頭煮團鳳,玉液流香。
上聯(lián):得與天下同其東;
下聯(lián):不可一日無此君。
上聯(lián):處處通途,何去何從?求兩餐,分清邪正;
下聯(lián):頭頭是道,誰賓誰主?吃一碗,各自西東。
茶藝對聯(lián)5
上聯(lián):禪榻常閑,看裊裊茶煙隨落花風去;
下聯(lián):遠帆無數,坐盈盈酒水從罨畫溪來。
上聯(lián):溪邊奇茗冠天下;
下聯(lián):武夷仙人從古栽。
上聯(lián):試第二泉,且對明亭黯竇;
下聯(lián):攜小團月,分嘗山茗溪茶。
上聯(lián):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且喝一杯茶去,
下聯(lián):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一碗酒來。
上聯(lián):茶亦醉人何必酒;
下聯(lián):書能香我無須花。
上聯(lián):最宜茶夢同圓,海上壺天容小隱;
下聯(lián):休得酒家借問,座中春色亦常留。
上聯(lián):翠葉煙騰冰碗碧,
下聯(lián):綠芽光照玉甌青。
上聯(lián):九曲夷山采雀舌,
下聯(lián):一溪活水煮龍團。
2. 趙州茶怎么理解
河北省不生產茶葉。由于溫度的問題,茶樹在河北是不能生長的。河北人愛喝花茶。河北省的茶葉都是從南方地區(qū)運過來的。石家莊市正定的茶葉批發(fā)市場是河北省最大的茶葉批發(fā)市場。各種茶葉品種非常多。
承德。張家口一帶有喝磚茶的。這是蒙古族留下的習慣。
3. 趙州茶的禪宗典故的意思
云門胡餅趙州茶”出處
出自 宋代 釋紹曇 的《偈頌一百零二首》
云門餅:云門宗是禪宗五家七宗之一,以開山祖師云門文偃禪師而得名,云門餅又作云門胡餅,韶陽糊餅,系云門宗之祖云門文偃禪師與某僧有關。
趙州茶:趙州禪師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趙州禪師以其證悟淵深,年高德劭而享譽當時中國的南北禪林。趙州茶警示學人學習佛法不是一個知性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對禪的體驗也同樣如此,就像要知道茶的味道,你必須親自去喝那茶。
4. 趙州吃茶詩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出自趙樸初的有名的禪茶詩《呤茶詩》。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壁w樸初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的會長,生平也喜飲茶,禪與茶不分家。趙樸初的這個詩出自于這兩個佛學的古典。
據典傳,有僧人問雪峰義存禪師:“古人道,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未審將甚么對?’’禪師答曰:“吃茶去。
又據傳,有唐代高僧從念禪師,人稱趙州和尚,每次話前總要說“吃茶去”,有兩位僧人至趙州和尚處,和尚問其中一位:“新近曾到此間么?”,答“曾”,和尚曰:“吃茶去!”。和尚又問另一位僧人:“新近曾到此間么?”,答“不曾!”,和尚還是曰:“吃茶去!”。
到過的吃茶去,未到過的也吃茶去,憑你今生今世今地今時,在做些甚,要做些甚,還都是空持的偈經,我就喚你“吃茶去”,佛家講的“頓悟”興許就藏在這句“吃茶去!”當中,多少的瀟灑,多少的智慧啊。
5. 趙州茶是什么意思
相傳趙州(唐代高僧從諗的代稱)曾問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間?”
和尚說:“曾到?!?/p>
趙州說:“吃茶去?!?/p>
又問另一個和尚,和尚說:“不曾到?!?/p>
趙州說:“吃茶去?!?/p>
院主聽到后問:“為甚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趙州呼院主,院主應諾。
趙州說:“吃茶去?!?/p>
趙州均以“吃茶去”一句來引導弟子領悟禪的奧義。見《五燈會元.南泉愿禪師法嗣.趙州從諗禪師》。后遂用為典故,并以“趙州茶”指寺院招待的茶水。
6. 云門餅趙州茶的典故
馬祖道一(約709~788年)是南岳懷讓的弟子, 曹溪慧能的第三代傳人之一?;勰苣献谥榴R祖道一、石頭希遷而大盛。馬祖、石頭都是南禪史上的中興開啟式人物。慧能的生命智慧,禪宗的獨特精神,迨他們而弘揚光大。馬祖主要在洪州(今南昌)傳禪,弟子云集?!蹲嫣眉氛f他有88位善知識者,《景德傳燈錄》說他的入室弟子有139人。他是洪州宗或江西禪系的佼佼者。著名的弟子有馬祖門下“三大士”之稱的百丈懷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另外還有大珠慧海、石鞏慧藏、麻谷寶徹、鹽官齊安、五泄靈默、大梅法常、歸宗智常、盤山寶積、龐蘊居士等。馬祖圓寂后,門下有名的禪師遍及天下,影響大的有南泉的弟子趙州從諗,百丈弟子黃檗希運,嗣法于百丈的溈山靈佑與其弟子仰山慧寂開創(chuàng)的溈仰宗,嗣法于黃檗的臨濟義玄開創(chuàng)的臨濟宗。溈仰、臨濟二宗與原青原行思、石頭希遷系統(tǒng)的曹洞、云門、法眼三宗,是晚唐至五代時期著名的分燈并弘的五家禪,風靡于全國,在歷史上有著久遠的影響并遠播海外。故馬祖既是洪州禪的開創(chuàng)者,又是臨濟宗的發(fā)源人,使得南宗禪法廣為流播。
他提出的“平常心是道”,千古傳誦,成為后人修行和生活的準則,其思想意蘊深遠,對我們的修學極為重要。
7. 趙州一碗茶
1、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 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2、只好巖花苔石上,煮茶供給趙州禪。 —— 陶振《詠孟端溪山漁隱長卷》
3、待羔兒、酒罷又烹茶,揚州鶴。 —— 辛棄疾《滿江紅·和范先之雪》
4、風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樓,焚了茶肆,柳營花市,更呼甚燕子鶯兒。 —— 張可久《小梁州·篷窗風急雨絲絲》
5、正蹇驢吟影,茶煙灶冷,酒亭門閉。 —— 吳文英《無悶·催雪》
6、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興狂。 —— 張大烈《阮郎歸·立夏》
7、草堂荒產蛤,茶井冷生魚。 —— 裴迪《西塔寺陸羽茶泉》
8、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9、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杜耒《寒夜》
10、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1、淹留膳茶粥,共我飯蕨薇。 —— 儲光羲《吃茗粥作》
12、不茶不飯,不言不語,一味供他憔悴。 —— 蜀妓《鵲橋仙·說盟說誓》
13、曬藥竹齋暖,搗茶松院深。 —— 皇甫冉《尋戴處士》
14、井放轆轤閑浸酒,籠開鸚鵡報煎茶。 —— 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15、午醉醒來,紅日欲平西,一碗新茶乳面肥。 —— 王之道《南鄉(xiāng)子(寄和潘教授元賓喜晴)》
16、呵筆難臨帖,敲床且煮茶。 —— 大須《暮雪》
17、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18、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 錢起《與趙莒茶宴》
19、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 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20、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21、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 張繼《山家》
22、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 陸游《幽居初夏》
23、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24、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 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25、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 辛棄疾《定風波·暮春漫興》
26、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27、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李清照《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28、茶餅嚼時香透齒,水沈燒處碧凝煙。 —— 李濤《春晝回文》
29、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 —— 黃庭堅《送王郎》
30、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 —— 杜荀鶴《春日山中對雪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