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砂壺拋光有什么壞處
紫砂壺水墨拋光首先要注意紫砂壺的泥性,紫泥朱泥最好拋,段泥比較難,二要看燒制作的工藝,不同的工藝拋的要點不同,總的來說要選擇好的拋光粉(金剛粉),或者瑪瑙粉,再一個,要控制好拋光機的轉(zhuǎn)速,太慢不行,太快更加不行,中高速度最好,再一個控制好水流速度。
最精拋前,先表面粗找平,經(jīng)過三種不同的拋光輪目數(shù)拋光,才能拋出最漂亮的效果。
2. 紫砂壺拋光后能包漿嗎
紫砂壺拋光后就不能恢復了。
拋光工藝就是先用研磨料制成的砂石均勻磨遍壺身,使其達到一定的光潔度,然后用布輪或氈輪滴水打磨,最終達到光可鑒人的效果。
紫砂壺燒成后進行拋光處理,經(jīng)拋光處理的紫砂器表面形成一層玻璃相的光澤,也就是“賊光”。拋光后的紫砂壺光澤鮮亮,賣相更好,更符合當下消費者的審美,以創(chuàng)造更大的經(jīng)濟價值。
拋光后的紫砂壺與正常紫砂壺包漿的光澤感不同僅此而已,對于紫砂壺使用沒什么影響,只是有無必要罷了。
3. 紫砂 拋光
市面上那種賊亮的壺,還沒養(yǎng),就感覺很亮了。一種情況是泥料中添加水玻璃的原因;另一種情況是后期的過度拋光,是指第二遍出窯后,因為有些紫砂壺的泥料品質(zhì)不好,燒出來的賣相比較差,所以會再次拋光。把壺面拋得非常光亮,給一些初學者造成錯覺,會誤認為這種光亮效果的壺泥料比較好。
這種過度的拋光,會破壞壺表面的砂質(zhì)感,手摸上去很光。而且過度拋光后的壺透氣性大大降低,只能養(yǎng)出浮光,而很難養(yǎng)出厚重的包漿。失去了紫砂壺該有的可玩性,就不可取了。
如何來分辨一把紫砂壺是否拋光過呢?
你可以用開水沖淋新壺的壺身,如果拋光過的紫砂壺,水會迅速滑落下來,有些甚至會聚攏成水珠。
4. 紫砂壺拋光片一般用什么
用砂紙磨掉。
這個問題又兩種情況,我不知道你說的爆砂是什么樣子的,就是個小洞還是什么呢
有兩個可能,第一個可能就是在練泥的時候沙土顆粒沒有篩干凈。在高溫燒結(jié)的時候沙土顆??赡軙斜舻目赡?。原理就像烤石頭會爆開一樣。
第二個可能就是在做壺的時候拍泥片沒有把氣泡拍干凈。導致高溫燒的時候氣泡預熱爆開。都有可能。
友情提醒。這樣的掉砂實際上不影響壺的美觀。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多多把玩一樣會有靈性的。
5. 紫砂壺拋光好還是不拋光好
需要燒第3遍,是因為在燒第2遍的時候,有些小瑕疵沒有處理掉。
傳統(tǒng)的紫砂燒制一般都是一遍定型方法,出了一些特殊效果需要二次進爐,近些年由于紫砂發(fā)展需要,兩燒成法逐漸被推廣普及,下面我們來談?wù)剛鹘y(tǒng)一遍燒制紫砂壺和現(xiàn)代兩次燒成的區(qū)別。
紫砂壺燒制一次燒成:
這是歷史上采用很多年的傳統(tǒng)燒制方法。由于燒制工藝的原因,壺口和蓋的配合不能完全達到緊密和通轉(zhuǎn)(壺蓋在壺口里完全可以旋轉(zhuǎn)不滯),用金剛沙敷于壺口與蓋的結(jié)合處,旋轉(zhuǎn)打磨,直至通轉(zhuǎn)。
不過打磨的方法會破壞壺口與壺蓋表面,在之后的養(yǎng)壺中這幾處很容易淤積茶垢,發(fā)黑,影響品相。
二次燒成:
在一次燒成后,打磨過口蓋,再用拋光設(shè)備拋去壺表面結(jié)晶產(chǎn)生的毛刺,用原紫砂泥漿敷蓋由于打磨產(chǎn)生的”破皮“面后,進窯第二次燒成。
這樣盡管多了在燒成方面的風險,但徹底解決了壺口和蓋的配合問題,打磨產(chǎn)生的破皮由于重新上漿燒成后結(jié)合面重新結(jié)晶,另外拋光去掉毛刺的壺表面經(jīng)過再次燒成,結(jié)晶面更細膩光滑。
現(xiàn)在的紫砂壺基本都是燒兩遍了,有時候茶壺上有一些小瑕疵需要修補,可能還要多燒幾遍。還有一些泥巴的燒法很有講究,需要分別在不同的氣氛窯上燒制,燒到三次五次的也是有的
6. 拋光紫砂壺養(yǎng)久可以退光嗎
1、認證正規(guī)廠家 木魚石市場比較混亂,質(zhì)量、做工良莠不齊不說,欺詐行為也時有發(fā)生。特別是在選購中高檔木魚石茶具、木魚石保健杯、木魚石工藝品、木魚石瓷磚及木魚石板材時要認準正規(guī)廠家及防偽商標和標志。好的廠家在選料,制作,裝箱,入庫,出廠,運輸均經(jīng)過檢驗篩選,其質(zhì)量保證和信譽度較高。
2、顏色 好的木魚石顏色鮮艷,干凈,呈現(xiàn)明亮的紫檀色,顏色較深。而不好的木魚石顏色發(fā)紅發(fā)烏,光潔度較差。當然并不是說顏色越深越好,如果顏色艷麗,但不自然的石材也屬于人造石材,而且,同一品種光澤度都低于天然石材,好的紫檀木魚石(木紋石)鮮亮顏色是由于巖石中含F(xiàn)E+3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而致;用通俗的話說就是"顏色一定要正",讓人看著覺得舒服,賞心悅目。
3、用茶具的壺蓋輕輕的敲打壺身(不要用力過度,以免碰殘),如果聲音明亮、清脆,那就是質(zhì)量較好的木魚石;如果聲音有"噗噗"的感覺,聲音發(fā)悶,或者是敲擊的余聲不止一個,那就是質(zhì)量有問題的。因為天然木魚石含有褐鐵礦(Fe2O3·nH2O),主要礦物是鈣鎂碳酸鹽(CaMg(CO3)2)。無論是紫檀木魚石(木紋石)或者黑檀木魚石都可以用敲擊的辦法來鑒別,有經(jīng)驗的業(yè)內(nèi)人士也用敲擊法區(qū)別天然石材和高級防天然石材。染色石材一般采用石質(zhì)不好、孔隙度大、吸水率高的石材來魚目混珠,用敲擊法即可辨別。
4、價格過低的木魚石茶具在使用時經(jīng)常滲水漏水。特別是全木魚石的保健杯,茶具,在選料時如果用有砂眼的次料,做出的器皿均屬于廢品。這個道理可以從玉石的做成上講:方寸之玉,原石成方,而木魚石巖石層本就薄,去掉巖石層于層的銜接處(不純不正雜質(zhì)砂眼多)可用之材可謂了了。再一個問題就是:隨著木魚石材料在逐年減少,木魚石的原材料的價格也在不斷的飆升,所以說:如果產(chǎn)品的價格過低,那就證明它的材質(zhì)一定有問題?! ?/p>
5、紋理 "十玉九紋",天然玉石內(nèi)部的紋理是自然形成,是天然的美,也是區(qū)別真?zhèn)蔚囊罁?jù),木魚石又叫木紋石,顧名思義其紋理酷似天然木紋,是造化鐘靈毓秀,出自天然,而人造石材花紋無層次感,花紡、顏色是一樣的,無變化,因?qū)哟胃惺欠略觳怀鰜淼摹! ?/p>
6、拋光度 木魚石其本身自然拋光度就高于其他玉石類,如果全部手工自磨光(非機械機器拋光),會呈現(xiàn)天然玉石的光澤,不退光、不變色的特點,而其他非手工類無此優(yōu)勢?! ?/p>
7、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優(yōu)質(zhì)木魚石與贗品在使用中自然會有更深刻的體會。視覺,觸覺,泡水后的口感,都可證明。木形成時沉積區(qū)沉積的從周邊古陸搬運來的物質(zhì)多為泥質(zhì)及溶解物質(zhì),很少碎屑物質(zhì).而沉積物中的積土顆??蓮闹車橘|(zhì)中吸附各種離子,包括一些有益元素.所以含一定量的粘土礦物、質(zhì)地細膩的"木魚石"內(nèi)具有多種對具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不足為奇的.但并不是所有細粒巖石中均含這些有益元素,這需要當時的形成條件中有適宜的構(gòu)造、氣候、地形,使含有一些微量元素的母巖遭受風化形成風化殼,其中的稀土礦物質(zhì)被破壞分解為離子狀態(tài)進入溶液中才有可能吸附富集.
7. 紫砂壺拋光還能掛水嗎
泡茶時,出湯過后趁壺體溫熱,用茶巾蘸熱水均勻擦拭不沾水的部位,注意用力不要過猛!直至壺體均勻掛水! 有些紫砂壺比如清水泥、朱泥等拋光壺本身就難以沾水,但是不要緊,每次洗茶的茶湯澆在壺身上,喝完茶用茶巾輕輕擦拭整個壺身,時間長了包漿自然形成!
8. 紫砂壺拋光流程
封釉的手串可以用砂紙把那層釉給磨掉即可,在磨去那層釉后,接著用搓澡巾先進行拋光,大約每天二三個小時,堅持兩天;
然后自然放置一個星期,接著再開始用手盤,大約一天可以盤30分鐘左右,一共大約盤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這時干手盤珠子有一種粘阻感,這說明珠子表面形成了一層薄薄的包漿。
用密度好一點的軟海容綿弄濕再擰干。感覺沒有多少水分的時候粘上釉擦拭珠子表面,等一分鐘左右用干毛巾或者餐巾紙輕輕的擦一下(主要是把多余的釉擦掉,并且可以讓釉均勻的覆蓋表面)。做完之后最后好放在陽光下曬兩三分鐘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