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綠茶中氟含量
茶葉中氟的含量比一般植物多,其含氟量與土壤關(guān)系很大,一般植物很少超過40ppm,氟主要積累在茶樹的葉中,占茶樹全株含量的98.1%,其他部位含量很低。從茶葉老嫩度看,老葉中的含量是嫩葉中含量的12~36倍。就不同茶類而言,以綠茶氟含量最低,平均為67.53±69.49 mg/kg,黑茶最高,平均為296.14±246.07 mg/kg,紅茶、烏龍茶及花茶居中,分別為177.01±121.49 mg/kg、167.68±112.28 mg/kg和140.97±150.51 mg/kg。在泡茶過程中,泡茶水溫越高,氟的浸出率越高,浸泡時間越長,氟的浸出率也越高。
茶多酚是形成茶葉品質(zhì)的重要成分之一,是一類存在于茶樹中的多羥基酚性化合物的混合物,簡稱茶多酚;俗稱茶單寧、茶鞣質(zhì)。其主要組分為兒茶素類(黃烷醇類),黃酮、黃酮醇類、花青素類、花白素類和酚酸及縮酚酸類。多酚類在茶鮮葉中含量一般為干物的18~35%。不同品種的茶葉,茶多酚的含量多少亦不等。一般未發(fā)酵綠茶和花茶中含量較高,約17~19%,紅茶則通常不不超過10%。
2. 綠茶中氟含量多少
就是指茶葉中氟的含量。
3. 茶中含氟的物質(zhì)
高氟磚茶是用老茶葉、茶莖,有時還配以茶末經(jīng)發(fā)酵壓制而成的外形像磚一樣的塊狀茶,含氟量一般在500-800毫克/公斤,高者達(dá)1000毫克/公斤以上。低氟需控制含氟量100㎎以下。
4. 茶中的氟含量
茶葉中氟含量超標(biāo)的原因,主要是茶樹在生長過程中對環(huán)境中氟元素的富集。長期飲用含氟量超標(biāo)的磚茶,將會導(dǎo)致慢性蓄積性中毒,損害骨骼組織,影響體內(nèi)多種組織器官功能,給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粗老茶葉中的氟含量比較高,大量飲用這類茶,尤其是長時間熬煮,有可能導(dǎo)致過度攝入氟元素。
5. 綠茶含氟多少
茶葉是聚氟作物,茶葉中的含氟量遠(yuǎn)高于其他的一些農(nóng)作物,而在茶樹中的氟元素分布也是不均勻的,其中茶樹的葉片聚集了茶樹中葉片上,在葉片也是分布不均勻的,老葉的含量是嫩芽嫩葉的二三十倍,所以在港臺茶葉騙子忽悠炒作大葉子茶陳茶之前,茶葉的采摘加工都是以茶葉嫩度等級來衡量茶葉質(zhì)量的,而且到茶葉長到三葉四葉,茶梗出現(xiàn)木質(zhì)化得時候就不采摘加工,
港臺茶葉騙子呢嘴巴能說出一朵花來,而且現(xiàn)在吹噓普洱大葉子茶這些土豪公知裝逼者的往往有一種慕洋慕港臺的心理,對于港臺茶葉騙子的理論有一種奴才般的屈服感,于是裝逼表演就開始了。
什么茶葉含氟量比較高,除了一些地方性的水土中的含氟量高低以外,在茶種上主要是采摘加工比較老的黑茶茶磚普洱茯茶烏龍茶,在芽級上主要是一芽三葉四葉以上的低檔茶,分辨這種老葉老梗茶還有一個特點是木質(zhì)化的老梗,在低檔茶里面能夠發(fā)現(xiàn)那種老的紅梗(賣烏龍茶的那些人經(jīng)常挑出來的老梗)
地方性氟中毒(簡稱地氟?。┦堑厍蛏献罟爬系募膊≈弧?976年,我國著名考古學(xué)家賈蘭坡在山西陽高縣許家窯村發(fā)現(xiàn),10萬年前舊石器時期的人類牙齒化石中有典型的氟斑牙。
魏晉時代(公元223-262年),嵇康在他的《養(yǎng)生論》中也有“齒居晉而黃,謂棗故也”的記載。其實嵇康冤枉大棗了,“居晉而齒黃”不是因為棗吃多了,而是因為山西大部分地區(qū)水氟含量比較高,釀成了氟斑牙的流行。我國東北地區(qū)的黑龍江一帶也流傳著“三肇加安達(dá),一口大黃牙”的說法,這都是因為這些地方水中氟含量高,致使氟斑牙隨處可見。